首页

女奴吃黄金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00:32:41 作者:山西自然资源系统积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浏览量:17570

 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题:我唯一的身份是法中文化艺术交流的“桥梁”

  ——专访法国艺术家、央华戏剧制作人安娜伊思·马田

  作者 肖玉笛

  央华版《悲惨世界》今年初以来在中国各地巡演。该剧是中法建交60周年的文化艺术交流项目,也是“中法文化旅游年”在中国演出的重要话剧作品,由中法团队共同创作。该剧总制作人、法国艺术家安娜伊思·马田(Anais Martane)是此次中法合作的直接推动者。她多年来从事中法文化交流工作,是摄影师、歌手和话剧演员。近日,安娜伊思·马田在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时表示,“我唯一的身份是文化交流的‘桥梁’”。

视频:【东西问】安娜伊思·马田:我唯一的身份是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“桥梁”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  中新社记者:您最初是怎么与戏剧结缘的?

  安娜伊思·马田:我的父亲是一位话剧演员,父母的朋友在我的家乡尼斯开了一家当地第二大的剧院,因此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在剧院看各种各样的戏,听父亲讲他在舞台上的故事。可以说,我是在剧院长大的孩子。我的姐夫和丈夫都是演员,这些都在冥冥之中将我与表演、戏剧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
  2016年左右,央华戏剧(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)推出话剧《乡村》,我帮忙做一些配合宣传的工作,结识央华戏剧创始人王可然,他是非常优秀的戏剧创作者。后来他拜托我找一位法国导演排戏,我们就这样一点一滴开始合作戏剧方面的项目。进入戏剧领域后,我也作为演员,登上音乐戏剧《犹太城》的舞台。现在是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的总制作人。

  

安娜伊思·马田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专访。肖玉笛 摄

  中新社记者:《悲惨世界》是非常经典且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法国小说,当初为何选择这个故事编排话剧?

  安娜伊思·马田:刚进入话剧行业时我有一个朦胧的想法——将法国经典小说搬上中国话剧舞台。我也将这个想法告诉王可然,他回复我说他一直都想做中文版的《悲惨世界》话剧。我俩一拍即合,“得了,就做!”所以《悲惨世界》这部话剧是我和王可然共同的愿望。

  这部戏的导演让·贝洛里尼是一个法国人,《悲惨世界》是他童年时代读的一本小说,他对这个故事有很深刻的理解,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。所有因素凑在一起,共同促成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的诞生。

  

法国导演让·贝洛里尼(左)和安娜伊思·马田。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

  中新社记者:《悲惨世界》讲的是19世纪的法国,涵盖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命运交织的人物关系。你们在准备话剧的过程中,是否考虑过如何让中国观众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?

  安娜伊思·马田:很多人都会问我,这部话剧有没有为了中国观众做特殊处理?我认为,中国观众与法国观众,及其他国家的观众并无不同。人类有一些共性,如喜欢接受信息,喜欢听故事,通过别人的人生经历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。

  倘若是二百年前,大家的文化背景相差极大,这个问题还有合理性。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,电影、小说都很容易获得,更何况中国观众对《悲惨世界》十分了解,甚至看过与之相关的许多文艺作品。我们不需要对中国观众做特殊的设计。相反,正因为中国观众熟知这个故事,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创作上的挑战。

  

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剧照,图为演员刘烨。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

  中新社记者:这部话剧是中法团队的一次合作,过程中你们有哪些交流与碰撞?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?

  安娜伊思·马田:任何创作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,都具有挑战性。如果整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似的观念,所有困难自会迎刃而解。回顾这一准备过程,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去弥补文化和语言差异,而是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。

  首先,我并没有特意去界定我们在做的是一个文化交流项目,我们不应该被区分为“中国派”或者“法国派”。如,导演在排练的时候,他始终强调没有“中国演员”这一概念,而是让演员从内心出发,全身心地投入戏剧创作与表演之中。在《悲惨世界》小说衍生的剧目里,法国演员与中国演员在排到相同桥段时,他们的表演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相似性;法国观众和中国观众也会在同样的地方落泪。这说明故事本身最为重要,法国人和中国人没有本质区别。

  

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剧照。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

 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。制作团队、导演,包括我和丈夫刘烨在创作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沟通。因为沟通,我们发现大家在思想、追求和对世界的看法上,有着大体一致的观点,这也是我们能坐在一起创作的原因。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,都不一定能遇到如此心意相通的伙伴,更何况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,说着不一样的语言,这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。

  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,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颜色,不需要刻意去改变自己,保持最真实的状态,才能在最后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效果。

  

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剧照。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

  中新社记者:关于中法文化交流,您有哪些想法?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,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,您有没有其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计划?

  安娜伊思·马田:我从十四岁开始学习中文,十七岁时第一次来到中国,自此开始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生活。除了话剧制作,我也做过摄影师、歌手、演员,但这些都不足以准确描述我的角色。在我看来,我唯一的身份是法中两国之间文化与艺术交流的“桥梁”。

  法中两国皆历史悠久、文化厚重。虽然大家交流的方式不一样,但总会存在一些文化共通性。如,两国人民都愿意追寻文学和精神上的生活,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强连接。

  在我看来,文化交流应该是平等的。然而在中国现代艺术如此丰富的今天,法国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明显少于中国对法国的了解。目前法中文化交流效果比较好的是电影产业。很多法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都看过张艺谋、陈凯歌与巩俐创作的电影,我也不例外。但在音乐等其他方面的表现则较为不足。我二十年前就开始听并且喜欢中国民谣,也曾将一些民谣用法语翻唱,但很遗憾中国音乐还没有真正进入法国市场,他们需要被更多人听到。

  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法国的文学经典,下一步我打算将中国经典带去法国。我们将和法国国家人民剧院合作,将中国诗歌里的故事放到巴黎的剧场中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:

  

  安娜伊思·马田。肖玉笛 摄安娜伊思·马田(Anais Martane),法国艺术家、央华戏剧制作人、摄影师、歌手、话剧演员,多年来从事中法文化交流活动。

  安娜出生于法国尼斯,毕业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。她2001年以留学生身份来到中国,进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进修。2002年至2004年,她为河酒吧的音乐人拍摄了一组主题为“北京青年地下音乐”的作品。2009年,她出版了英法双语摄影书《中国肖像》。

  安娜2017年前后开始与央华戏剧合作,推动中法合作话剧《雷雨·后》《西贡》、音乐戏剧《庞氏骗局》,参演音乐戏剧《犹太城》。2024年,由安娜担任总制作人的中文版话剧《悲惨世界》在中国巡演。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这边碰杯声、“哈”啤声不绝于耳,另一边别开生面的“舌尖上的淄博”正在上演,会场内设置鲁菜博物馆,展出四四席等传统鲁菜及其传承历史,同时引进知味斋等鲁菜名店和市井美食单品,让淄博的餐饮文化既可观、又可品。此外,国潮风尚与齐文化碰撞成为游客参与啤酒节的乐趣之一,文化体验区、文创市集区、潮玩涂鸦区、快闪店等多个功能区,移步换景,处处映射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交相辉映,市民游客穿梭于摊位间尽情感受着齐文化、陶琉文化、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IP。

青海民和县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 一民房被冲毁致3死1伤

林剑:我们注意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有关消息,很高兴看到双方合作单位就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达成意向。据了解,双方合作单位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,力争2025年一对大熊猫落户旧金山动物园。

俄罗斯一热电站发生事故23人受伤 当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

距离地震纪念墙19.76米的一池清水中,还原着48年前此间发生的悲惨场景:一株震前的泡桐树默默伫立,躲过劫难的它,比谁都清楚这里发生的一切。一旁的两条铁轨,受地震震动而扭曲变形,如今躺在水中,伸向远方。抬头向西,几处断裂的老旧墙体、残柱孤零地伫立在骄阳下、暑热中......

除了车企新品竞相发布,电池、智驾等产业链企业也一同亮相此次北京车展。有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及科技公司参展。对比往年的车展,记者发现,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全产业的迭代升级。比如,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——电池。

道中华丨我们是一家人

肖光睿对经济观察报说,数据资产入表,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(城投公司)具有重要意义。首先是能够改善财务报表,通过增加资产规模,降低财务杠杆水平,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和信用等级;其次是可以扩大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规模,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融资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